權威發布丨我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將進一步壓減30%以上,由目前的73項壓減到40余項,實現全國最少
來源: 時間:2021-05-27
近日,我省出臺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26條配套措施,對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動力,優化營商環境十分重要。25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相關內容進行發布解讀。
出臺背景和過程
創新突破措施的出臺主要有3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國家和省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國務院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列為重點工作,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去年以來,將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作為流程再造12個樣板之一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今年2月,家義書記專門就此作出批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求對標兄弟省市,進一步加力加油;干杰省長要求繼續加力抓好。這些都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我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2018年以來,省政府先后出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方案、優化提升方案、流程再造方案,省級層面累計出臺120余件配套政策,基本實現了審批流程、審批系統、審批體系、監管方式“四個統一”,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審批時間壓減到了100個工作日以內。“拿地即開工”、“開工前零費用”、全鏈條下放審批事項等一批經驗做法獲得國家肯定。全國工商聯“2020年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結果顯示,企業對我省投資項目審批速度加快感受最強烈。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站上了新的起點,需要拿出更多、更實的舉措將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
三是我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面臨新的突出問題。雖然在前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政策落實還有差距,全流程線上審批便利度仍有待提升,個別環節和事項還存在“體外循環”和“隱形時間”情況,區域評估推進不平衡,市場主體對聯合驗收接受度還不夠高;還存在市政公用服務接入還不夠便捷、審批事項整合不夠徹底等問題。為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省住建廳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研究謀劃推動改革創新突破的工作思路,形成《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突破行動實施方案》中的18個配套措施之一,于4月份印發實施。
主要內容
配套措施共26條,從合并審批事項、優化部門協作等5個方面,明確了創新突破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合并同階段同部門審批事項。從市政公用報裝、用地(海)核準、規劃許可、施工許可、驗收備案、市政設施類審批等6個方面明確了合并路徑,相關事項合并后,將實行統一受理、統一補正、發放一個證書,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將進一步壓減30%以上,由目前的73項,壓減到40余項,實現全國最少。
(二)優化部門協作審批事項辦理。從招投標辦理、市政報裝、聯合驗收、房地產項目綜合驗收4個方面進行了優化。一是優化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事項辦理,共享建設工程招投標文件和信息。二是實行水電氣熱信聯合報裝,推動工程審批系統與市政公用專營單位業務系統互聯互通。三是優化聯合竣工驗收流程,提升聯合驗收可操作性。四是提高房地產開發項目竣工驗收效率,符合條件的可容缺辦理竣工綜合驗收備案。
(三)優化部分事項審批范圍。從設計方案審查、初步設計審查、施工許可辦理3個方面,進一步簡化了小型項目辦理流程。一是規范設計方案審查,出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豁免清單,制定規委會審查項目清單。二是縮小初步設計審查范圍,建設內容單一、標準明確、技術方案簡單的政府投資中型及以下工程建設項目,不再進行初步設計審查。三是適當提高施工許可辦理限額,允許建設單位根據需要分段辦理施工許可。
(四)優化評估評價、中介和市政服務。從區域評估、辦理成本、全流程測繪、中介服務、水氣熱服務和排水接入6個方面,優化行政審批外的其他事項辦理。一是建立建設用地區域評估制度,由政府統一組織對相關事項進行評價。二是鼓勵各市將小微企業投資的低風險項目審批涉及的中介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三是整合全流程測繪事項,實現“多測合一”成果全過程共享應用。四是優化施工圖審查等中介服務,納入清單管理。五是完善水氣熱服務規范和評價體系,開展服務質量評估。六是簡化排水接入辦理流程,主動提供接入服務。
(五)提升監管服務水平。從7個方面,明確保障措施。一是提升建筑質量管控水平,推行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二是探索實行建筑師負責制,提升工程建設品質和價值。三是加快推動全流程在線審批,加強全過程審批信息監管。四是統一規范政務服務標準,實施閉環管理。五是持續提升審批服務便利度。六是編制公布審批事項清單。七是依法推進改革。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進一步細化措施。充分發揮牽頭部門作用,會同相關部門,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對配套措施逐條再細化、再分解、再落實,不斷提高改革措施的含金量和可操作性。
二是進一步強化督導。加強對各市推進改革的督促指導,通過工程審批系統數據監測等方式,按月調度通報各地改革任務完成情況,確保改革措施落地見效。
三是進一步擦亮品牌。緊緊扭住我省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突破有利時機,鞏固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成果,瞄準“走在全國前列”目標定位,對標全國最優水平,乘勢而上、勇開新局,努力擦亮我省改革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