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步伐堅定不移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2025-05-13
在剛剛結束的第137屆廣交會上,來自219個國家和地區的28.8萬名境外采購商參會,現場意向出口成交254.4億美元,同比增長3%,多項指標刷新歷史紀錄,彰顯中國在擴大高水平開放中與各方共享廣闊發展機遇。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當下,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難能可貴的穩定性和確定性。
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是要和誰比較,更非權宜之計。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是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一以貫之的選擇,也是中國面向未來發展自己、惠及世界的光明大道。中國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被各方視為“確定性的綠洲和投資興業的熱土”。
中國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積極擴大進口,是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中國不追求貿易順差,主動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發展。2024年,中國進口總額為18.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進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旨在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從積極搭建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消博會、鏈博會等國際合作平臺,到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啟動“購在中國”系列活動,再到給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中國始終以開放姿態為各國企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和發展機遇,致力于把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打造成為世界共享大市場,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
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這是中國的鮮明態度,也是中國的扎實行動。今年一季度,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2603家,同比增長4.3%。中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從最早的190項縮減到現在的全國版29項和自貿試驗區版27項,制造業領域已實現“清零”。印發《關于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的意見》,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中國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持續拓展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格林斯潘表示,中國以開放的精神讓全球企業相互連接、建立伙伴關系,共同構建更加繁榮、互聯的全球經濟。
正是中方不斷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展了中美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空間。2023年,美國在華新設投資企業1920家,實際投資金額33.6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2.0%。中美經貿合作為美國企業創造了大量商機和利潤。例如,特斯拉在中國銷量持續增長,2024年銷量超過65.7萬輛,同比增長8.8%,創下歷史最高水平。中方自主開放政策惠及包括美資在內的各國金融機構,10余家美資保險公司在華設有分公司,高盛、運通、美國銀行、美國大都會人壽等美國金融機構均在華取得了不菲的投資收益,貝萊德、富達、路博邁、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聯博等獲批設立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
有美國政客提出“希望看到中國市場對美國企業開放,這符合美中兩國的共同利益”。事實是,中方多次重申,歡迎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通過加強外商投資立法,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希望美方對赴華投資美企不要人為設卡,以“國家安全”“美國優先”等為名,一邊要求他國開放市場,一邊不斷加碼貿易保護措施,擾亂全球產供鏈,損害多邊貿易體制。互利合作才有利于中美實現各自的發展目標,這不僅符合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國的期待。
開放是發展的必由之路,封閉只會導致落后。從改革開放中一路走來的中國深知這一道理,因此始終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各國共享發展機遇。這是中國的莊嚴承諾,也是負責任大國的應有擔當。
新華時評:中拉攜手同行 共繪下一個美好十年
2025-05-13來源:新華社
播報普通話
新華社墨西哥城5月12日電 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將于13日在北京舉行。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共同宣布設立中拉論壇。次年1月,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成功舉行,標志著中拉論壇正式啟動。十年來,中拉論壇蓬勃發展,機制日臻完善,已成為增進中拉政治互信、加強發展戰略對接、促進民心相通的重要平臺。面對深刻演變的國際形勢,中拉堅定捍衛多邊主義,共同發出全球南方團結自強的時代強音,樹立起南南合作的典范,推動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取得新發展。
攜手并肩,中拉政治互信不斷深化。近年來,中拉高層保持密切互動和戰略溝通,中拉關系歷經國際風云變幻考驗,已經進入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的新階段。近年來,巴拿馬、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等國相繼同中國建立或恢復外交關系。中國同地區國家關系實現提質升級,中國同巴西關系定位提升為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同委內瑞拉關系提升為全天候戰略伙伴關系,同烏拉圭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同哥倫比亞、尼加拉瓜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中方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也日益得到更多拉美國家認可。
互利共贏,中拉經貿合作持續拓展。十年來,中拉經貿合作收獲喜人成果:中拉貨物貿易額不斷攀升,中國穩居拉美第二大貿易伙伴地位;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在拉美直接投資存量達6008億美元,拉美成為中國海外投資第二大目的地;共建“一帶一路”在拉美的“朋友圈”不斷擴大,中國已與超過20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一批標志性重大項目穩步推進,合作潛力不斷釋放。截至去年11月,中國在拉美已有5個自貿伙伴,同洪都拉斯簽署了自貿協定早期收獲安排,同秘魯實質性完成自貿協定升級談判。隨著自貿紅利不斷釋放,中拉經貿合作展現出更加廣闊前景。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智利車厘子的最大出口國,超過90%的智利車厘子銷往中國;在厄瓜多爾,每銷售100輛汽車,就有37輛來自中國。
向新而行,中拉合作提質彰顯成效。在中拉論壇框架下,中拉科技創新論壇、中拉數字技術合作論壇、中拉航天合作論壇等活動成功舉行。中拉經貿合作從傳統領域向新能源、數字技術、跨境電商等領域不斷拓展,不斷釋放出新活力。與此同時,中拉共建“一帶一路”邁上高水平合作新臺階。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鳳凰工業園成為拉美首個5G網絡全覆蓋的環保輕工業園,推動當地產業升級;在哥倫比亞,波哥大和麥德林等大城市街頭,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電動出租車成為城市綠色交通的新風景線;中國的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廣泛賦能拉美金融、教育、文化娛樂等行業,助力當地企業數字化轉型。
開放包容,中拉發展成果惠及人民。中國向拉共體成員國提供獎學金名額和培訓名額,在當地實施“小而美”民生合作項目,在20多個拉美國家設立孔子學院或孔子課堂。魯班工坊、中文工坊等加強了中拉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合作。“中拉文化交流年”“未來之橋”中拉青年領導人培訓交流營等人文交流活動持續開展,促進中拉文明互鑒、民心相通。近日墨西哥城地鐵新1號線舉行部分通車儀式,中國企業助力全面升級系統設備,改善市民通勤體驗,成為中拉合作惠及民眾的縮影。
共迎挑戰,中拉發出全球南方時代強音。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全球不確定、不穩定、不可預測性因素明顯增多,作為真正多邊主義的踐行者,中拉在全球性議題上保持良好溝通協作。去年5月,中國和巴西共同發表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六點共識”,得到廣泛支持和響應。今年1月,玻利維亞、古巴等國成為金磚伙伴國,全球南方國家攜手合作正日益成為新的時代潮流。近期,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行徑,中國果斷采取有力反制措施,正義之舉贏得包括拉美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廣泛支持。拉共體第九屆峰會通過《特古西加爾巴宣言》,呼吁通過團結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反映了全球南方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集體呼聲。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春華秋實。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代的中拉關系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作為匯聚中拉各方友好力量的重要平臺,中拉論壇將進一步促進中拉合作走深走實,為動蕩的世界持續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推動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行穩致遠,為中拉關系開啟下一個美好十年。(新華社記者趙凱 孟宜霏)
下一篇:已經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