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百強企業作為全省外貿企業的優秀代表,將帶領山東外貿企業軍團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來源:山東工信 時間:2020-06-12
山東外貿百強企業榜單作為海關重點打造的品牌課題,已經連續發布3年,得到了省市兩級政府和外貿企業的高度關注。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2019年山東省外貿百強企業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眾所周知,海關統計數據能科學、準確地反映對外貿易的運行態勢;作為海關重點打造的品牌課題,山東外貿百強企業榜單已經連續發布3年,得到了省市兩級政府和外貿企業的高度關注。以2019年為例,我省外貿進出口百強企業的進出口值合計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4成以上,是山東外貿領域的龍頭企業;因此,抓住百強企業這一“關鍵少數”,對于我省穩住外貿基本盤、穩住外貿產業鏈、穩住外貿供應鏈具有重要意義。2019年山東省外貿百強企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整體情況
作為全國經濟大省和外貿大省,2019年,山東省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04萬億元,首次突破2萬億元并再創歷史新高,居全國第6位,同比增長5.8%。有實際進出口記錄的企業數量比2018年增加了2000余家,達到5.16萬家;其中出口企業凈增2507家,為4.46萬家。
2019年,山東外貿面臨著復雜嚴峻的外貿環境,但經歷過多重考驗的外貿百強企業卻表現出了強大的發展韌性。2019年我省外貿百強企業合計實現進出口值8687.8億元,同比增長9.4%,這186家企業進出口值占到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2.7%。出口百強企業合計出口2959.4億元,增長3.4%,對當年全省外貿出口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7.5%;全省出口總值再創歷史新高。進口百強企業合計進口值5728.4億元,增長12.8%,高于全省進口增速6.4個百分點,占全省進口總值的61.7%,對全省外貿進口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16.7%,充分發揮出引領帶動作用。隨著山東省外貿企業隊伍的不斷壯大,外貿百強企業更是成為我省外貿發展當之無愧的“領頭雁”。
二、主要特點
(一)進口門檻繼續提高,出口基本持平。
2019年,山東外貿進口百強榜單的入圍門檻提高到18.4億元,較2018年的14.1億元提高30.3%;出口百強榜單入圍門檻為11億元,與2018年持平。
(二)進口榜單競爭更加激烈,出口榜單更替相對平穩。
2019年,百強榜單呈現了很多新的變化和生機。進口百強新入榜企業26家,工業基礎原材料類進口企業依舊是最大的新生力量。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我國發放民營煉企原油進口配額的不斷增加,省內原油進口企業在榜單上的表現也越發優異:2019年進口百強企業中原油企業共40家,原油進口值達到2876.3億元,增長18.2%,占百強企業進口總值的50.2%;其中,東營聯合石化有限責任公司作為2019年的新晉進口企業,以74.2億元的進口值位列進口榜單第21名,為新進榜企業最高位次,另有17家原油進口企業上榜,占到新上榜企業數量的69.2%。
出口百強新上榜企業共18家,比上年減少3家,企業優勢相對穩固;其中,造船行業的煙臺森澤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以46.3億元出口值、同比猛增5.2倍的亮眼成績強勢殺入出口百強榜單,成為新入圍出口企業最佳,排名第12位。在出口百強榜單“守擂”成功的82家企業中,排名獲得提升的有38家,上升最快的大宇造船海洋(山東)有限公司排名從95位提升至38位。
(三)資源企業穩占進口10強,出口8家企業蟬聯10強榮譽。
2019年,我省進口前10強企業合計進口1660.5億元,增長5.4%,占進口百強企業進口值的29%,占全省進口總值的17.9%。其中,9家企業為原油、銅礦砂進口企業,充分顯示了我省資源進口企業的強大實力,10強另外一個席位由省內高科技龍頭企業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占據,該公司位列進口第5位,較2018年上升了11個名次,為10強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企業,展現了我省外貿增長“新動能”的蓬勃力量。此外,隨著國內面板、手機制造業的崛起,外資電子企業在外貿進口領域輝煌難再,10強榜單中沒有一家外資企業。
出口方面,前10強企業合計出口997.3億元,下降1.9%,占出口百強企業出口值的33.7%,占全省出口總值的9%。10強榜單共有8家企業蟬聯,優勢產業格局更加穩固。電子電器行業是出口10強的中堅力量,共有5家企業上榜,其中歌爾股份有限公司提升18個位次來到榜單第4的位置,表現十分搶眼,顯示了本土電子制造企業逐漸走向舞臺中心的趨勢。汽車行業是出口10強榜單中另一個分量較重的行業,上汽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和中國重汽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蟬聯10強榜單。
(四)民營企業支柱引領作用愈發突出。
從百強榜單來看,民營企業合計實現進口4108.4億元,增長15.8%,占百強企業進口總值的71.7%,進口規模迅猛增長的同時,榜單排名上也是風頭正勁,8家民營企業入圍進口10強,64家民營企業入圍進口百強,是進口企業的中流砥柱。出口方面,民營企業合計實現出口總值1275.1億元,增長16.7%,增速在各企業類型中居首位,占百強企業出口總值的43.1%,占比首次超過外商投資企業躍至首位,民營企業已然是當之無愧的支柱力量。2019年入圍我省出口百強榜單的民營企業達到47家,其中日照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連續3年成為民營企業出口龍頭,連續兩年占據出口百強榜單第2位;歌爾股份有限公司則以90.3億元的優異表現位列出口榜單第4位,成為民營企業中的耀眼明星。
國有企業在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宗資源、能源類商品進口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2018年重回升勢以來表現更加穩健,2019年入圍出口百強榜單的國有企業有17家,實現出口值440.2億元,增長8.1%;主要集中在紡織、鋼鐵、輪胎、家電、化工等山東省傳統優勢外貿領域;入圍進口百強榜單的國有企業有15個,進口值達754.2億元,增長30.2%。
與此同時,外商投資企業頹勢凸顯。2019年,入圍出口百強榜單的外資企業共36家,合計出口1244億元,下降8.6%,占出口百強總值的42%。進口百強榜單中,外商投資企業上榜21家,合計進口865.9億元,下降8.8%,占比15.1%。此外,受外資企業表現下滑影響,以外資企業為主導的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也受到較大影響,2019年百強企業加工貿易進、出口值分別下降26.6%和6.5%,百強企業對加工貿易的依賴繼續減小,貿易結構呈現不斷優化的趨勢。
(五)東西部百強企業區域分布更趨均衡。
2019年,山東省區域外貿東西部協同發展趨勢更加明顯。進口百強企業共分布在14個地市,由青島、煙臺、東營領銜,入圍企業數合計達到60家;此外,日照、濱州分別有9家、7家企業入圍,淄博、濰坊、聊城、菏澤與去年持平;臨沂企業首次入圍進口百強。
出口百強企業共分布在14個地市,在沿海城市的集中度繼續下降,中西部城市加速崛起;其中,青島、煙臺、威海、日照等傳統沿海城市在出口百強榜單入圍企業數量合計達到53家,較2018年減少4家,濰坊增加2家至13家;臨沂猛增6家至9家,成為出口榜單最大贏家;東營、濟南、淄博、德州、菏澤、泰安均與去年持平。
(六)多元化市場拓展成果顯著。
2019年,面對國際內外環境的嚴峻形勢,省內外貿企業展現出十足的韌性和適應能力,新興市場所發揮的作用進一步增強。2019年,山東外貿百強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分別達到1774.9億元、795.1億元,分別增長26.7%、17.4%,對拉丁美洲國家進口、出口分別增長12.9%、4.5%。此外,對傳統發達國家市場的貿易也快速復蘇,進口百強企業自歐盟、澳大利亞進口增速分別為38.6%、35.3%,出口百強企業對歐盟、日本、韓國出口增速分別為9.2%、5.3%、42.5%,增長勢頭強勁。
進入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和國際市場造成巨大沖擊,外部需求的下滑對我國外貿發展構成壓力,對我省今年的穩外貿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濟南、青島海關將充分發揮外貿數據優勢,進一步激發外貿百強企業對進出口增長的引領和帶動作用。相信外貿百強企業作為全省外貿企業的優秀代表,將帶領山東外貿企業軍團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來源:山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