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出口亮眼成績長期可持續
來源: 時間:2021-01-12
根據海關數據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23.12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0.7%;其中出口12.71萬億元,增長1.8%;進口10.41萬億元,下降0.6%。其中,第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創下季度歷史新高,達到8.88萬億元。可以說,在經歷了2020年初的疫情沖擊之后,我國整體進出口的復蘇已經呈現出較好的勢頭。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是否是因為其他國家疫情擴散貿易受阻而給我國創造出的市場空間?如果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其他國家經濟恢復,我們進出口的樂觀勢頭是否還能持續下去?
首先,其他國家疫情趨穩,對于我國進出口的影響是正向的。在我國的出口貿易結構中,原材料和中間產品占據了相當的比重,海外疫情趨穩將有助于增加這些中間產品的市場需求,從而進一步拉動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而從進口方面來看,其他國家生產受阻也通過產業鏈作用影響到我國的外貿企業,因此,海外生產供給能力的復蘇也有助于我國相關外貿企業產能的恢復。
其次,我國進出口貿易得以恢復并回歸繁榮,有我們強大的供應鏈作支撐。我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工業全產業鏈的國家,在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方面的供應能力有目共睹。因疫情倒逼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改革創新,一系列新型外貿模式和結構將進一步促使我國進出口持續向好,這些制度改革和創新的優勢將會在長時間內更多地體現出來,而這是一個客觀的商業發展規律,不會因其他國家的貿易變化而發生改變。2020年4月交通運輸部等多個部門聯合發布的穩外貿工作通知,8月份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等等,這些文件在暢通外貿運輸通道、降低進出口環節成本、提高外貿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都有巨大作用,這些制度上、程序上的改進升級都將釋放進出口活力,對于進出口的正向影響是長期可持續的。
一些新的外貿進出口模式比如跨境電商對于傳統進出口的改變是顛覆性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1873.9億元,同比增長52.8%。這些新模式帶來的改變包括內化交易成本、扁平化貿易渠道、縮短交易鏈條等等,其形成的成本優勢都將在新一輪外貿進出口競爭中充分顯現。
國際貿易經過多年發展,逐漸呈現技術驅動增長占主導的趨勢,而在技術研發輸出、技術賦能進出口方面,我國都頗有建樹,這將在下一個國際貿易發展階段幫助我們取得優勢競爭地位。比如5G相關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等等,在這些領域我國已經有許多落地場景實現,它們所驅動的高質量進出口貿易同樣是未來我國外貿的重要增長點。
最后,可持續的進出口增長勢頭,還需要強大的宏觀經濟基本盤作為支撐。日前多家機構上調對我國的經濟預期,預計2020年四季度經濟增速將超過6%,這背后是對我國產能恢復、消費潛力釋放等方面的肯定,而這些都將從生產、消費端對進出口形成正向作用。
從國際貿易相互作用、產業鏈競爭力、進出口制度、模式革新等方面來看,我國進出口的亮眼表現都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相信隨著經濟和海外疫情形勢逐漸趨穩,我國進出口的成績單會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