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國多地打出政策“組合拳”
來源: 時間:2021-06-28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臺、營商環境4.0改革政策發布、“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入推進……近年來,中央及地方政府齊發力,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我國營商環境不斷邁上新臺階。
得益于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和深化,連日來,全國多地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優化,聯合多部門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據悉,營商環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是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2019年10月,國務院頒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成為全球首部國家層面優化營商環境的專門行政法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此前公開表示,實施一年以來,總體來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開局良好,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陸續發布優化營商環境4.0版。人民網財經梳理發現,四個城市政策內容十分豐富,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改革。另外,各自城市定位不同,北上廣深政策的側重點也不同。
北京4.0版提出著力構建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與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相銜接、與“兩區”建設相匹配的營商環境。
上海4.0版則提出全面提升企業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是上海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標準,逐步深化的目標。
廣州4.0改革將著力點放在與前序改革前后銜接、縱深推進,重在以“繡花功夫”推動各項政策舉措落實落地,且以“灣區示范”作為總體布局之一。
深圳4.0改革則強調,改革舉措從市場主體關心、評價指標關注兩個維度出發,著力解決一批制約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的突出問題,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和更高水平全面對外開放,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促進全球化創新創業和投資發展。
此外,2020年7月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要求,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各地各部門要推出更多務實管用的改革舉措。
當前,多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以沈陽為例,沈陽市營商局局長段繼陽在1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沈陽市先后制定實施了《沈陽市優化營商環境85條政策措施》、《沈陽市以評促改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計劃》等優化營商環境的1.0-3.0版改革方案,取得了顯著成效。
段繼陽指出,今年,沈陽針對營商環境的四個關鍵領域制定4.0版行動方案,旨在打造“辦事方便”的政務環境、“法治良好”的市場環境、“成本競爭力強”的要素環境、“生態宜居”的創新發展環境。沈陽對標國際國內先進城市理念和最佳實踐,創新體制機制,著力推動營商環境制度化提升和改革舉措創新。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清單管理,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四種方式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同時在自貿試驗區進一步加大改革試點力度。
為打造更加便利、快捷、高速發展的營商環境,《通知》中指出,各地人民政府應繼續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