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又曬民營經濟發展成績單:2020年實現增加值3.8萬億元
來源: 時間:2021-08-27
日前,山東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山東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通知,總結“十三五”時期全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成績,分析“十四五”時期面臨的發展環境,提出促進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思路、目標、主要任務以及保障措施。
截至2020年年底,山東省實有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總數達到1169.8萬戶,全省個體私營企業累計承接就業人口3700萬以上,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8萬億元。民營經濟作為宏觀經濟蓄水池、穩定器的作用凸顯。
8月19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在官網公示了2021年民營企業100強入圍名單。魏橋創業、南山集團、東明石化在這份榜單中占據前三。除了2021年民營企業100強入圍名單,2021年山東行業領軍10強、創新100強入圍名單也同時發布。
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擁有省級以上企業重點實驗室近百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近40家。全省中小企業實施技術創新項目占全省的比重超過70%。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數量達到1.8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6萬家。山東“十三五”期間,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1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130個,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534家、瞪羚企業709家、獨角獸企業13家、新跨越民營企業20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371個。
從近些年山東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就可以看出,山東省是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的,特別注重充分釋放民間資本潛力,有力地促進了全省民營經濟的發展。民營經濟占山東省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在穩增長、促升級、增財稅、拉動社會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作用重大。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愈發突出,民營經濟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找準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明確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對山東全省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健康成長”,也就是“兩個健康”,在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道路這二者缺一不可,這是新形勢下推動民營經濟做優做強的關鍵。
民營經濟的做優做強離不開民營企業家主動作為、健康成長。一方面要做“親”“清”政商關系的積極踐行者,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把守法誠信作為安身立命之本。另一方面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抓住主業,心無旁騖,力爭做出更多的一流產品,發展一流的產業。惟其如此,才能讓“兩個健康”為山東民營經濟作出新的巨大貢獻。當前山東正面臨一系列重大戰略機遇,希望更多民營企業與山東攜手同行、共享發展機遇。山東民營經濟發展之路必將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