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盛宴,綻放山東“智造”之光
來源:大眾日報 時間:2022-02-07
“科技+智慧+綠色”,北京冬奧會上的“山東元素”彰顯山東高質量發展底色——
冰雪盛宴,綻放山東“智造”之光
2月4日,農歷正月初四,北京冬奧會正式開幕。一系列來自山東的科技元素融入場館建設、運動訓練、賽事保障、冰雪產業。這其中,有不少項自主創新的“首創”技術和應用,彰顯著山東“智造”的智慧和力量,助力北京冬奧盛會凸顯“科技范兒”。
科技“智造”——多項“首創”技術亮相冬奧
在北京冬奧會的冰雪競技場上,中國設計、中國智造大顯身手,其中“山東造”雪蠟車更是一顆閃亮的“星”。
在冬奧會眾多雪上項目中,運動員比賽和訓練用的雪板需要打蠟保養,這對于加快雪板速度、提升運動成績十分重要。冰雪運動發達的國家,基本都有自己的雪蠟車。而我國冰雪運動隊在過去參賽時,大多是租用外國的車輛。
山東制造的第一輛國產雪蠟車,填補了這一空白。這個延展面積達92.5平方米的“大塊頭”,集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化裝備和環保科技,是目前世界上單層廂體面積最大的雪蠟車,也是中國第一臺自主研發、擁有完整知識產權的雪蠟車,申報包括21項發明專利在內的81項專利、24項技術突破。
海爾空調為雪蠟車提供的健康空氣解決方案,應用已有發明專利11項、申請專利6項,解決了低溫熱啟動、安裝環境狹窄、在低溫環境下運動員隨時上下車的過程中保持車內溫度、濕度及新風的內循環等多個問題。
在環保節能方面,“山東造”雪蠟車采用了氫燃料電池牽引頭,全新定制開發了車載光伏發電系統。其中,作為氫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之一,煙臺東德實業有限公司研發的氫氣循環泵,實現了全工況下高效率與大壓升合理匹配。該循環泵首次開發了除水、破冰技術,還開發了雙唇結構的油封、氣封,避免了軸封泄漏。
在冬奧會賽場,還有更多來自山東的“首創”技術。
為了確保運動員的訓練強度,國家體育總局在崇禮賽區建設了室內U槽場館。深耕制冷技術的澳柯瑪,首創國內全季候條件下即環溫35℃以內實現造雪功能的技術和設備,為場館提供造雪、制冷、除濕、新風等解決方案。
不僅賽場需要低溫,超低溫冷療也是一項讓冬奧會運動員快速恢復的“黑科技”。澳柯瑪成功研發并生產了移動冷療設備、便攜式深低溫冷療艙,讓運動員在-80℃至-140℃的艙體內迅速恢復肌體功能,全方位為運動員保駕護航。
冬奧會開賽之后,當更多的觀眾通過央視收看比賽盛況時,浪潮集團將以8K超高清核心技術產品助力重大賽事8K超高清節目的直播、時移、回看,同時,這也是海信自主研發的55英寸圖像監視器大顯身手的時刻。
據了解,浪潮艱苦攻關,對軟硬件參數進行上千次調優,最終突破8K超高清直播技術瓶頸,將向冬奧賽事提供8K超高清解碼器和超高清視頻服務系統,全程支持冬奧賽場大屏、公共場所及重要場館的賽事直播工作,滿足觀眾線上觀賽的需求。
海信是國家“科技冬奧”研發計劃的重要參與者。冬奧會賽事項目多具有速度快、觀賞度高的特點,對節目轉播的硬件設備提出很高要求。海信監視器憑借極具競爭力的性能指標在央視冬奧會轉播車項目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
為做好北京冬奧會備戰工作,山東啟動實施了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科技冬奧項目,防切割滑冰服(即防切割短道速滑運動服)便是其中一項。作為全國手套生產的領軍企業,山東建華中興手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創新團隊,專門研發了一種輕薄的防切割復合材料:超高分子聚乙烯和氨綸混紡材料,可以制造防切割滑冰服。
“運用這種技術打造的防切割短道速滑服與國際一流冰雪運動裝備絲毫不差,成本卻降到了對方的一半以下。”山東建華中興手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華說。
“智慧”設備——數字化賦能讓“壓雪”更精準
隨著冬奧會開幕,各項比賽也已相繼展開。其中,云頂滑雪公園將舉辦U型場地技巧、坡面障礙技巧、雪上技巧等項目比賽,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將在這里的6條賽道上展開精彩角逐。
在長達10多天的比賽里,如何確保競技賽道統一標準,讓每個運動員高水平穩定發揮?這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青島海克斯康測量系統研發的徠卡3D壓雪車引導系統直面這一棘手的難題。
“我們將比賽場地的原始地形數據及賽道的設計模型導入控制面板,完成壓雪車機械尺寸校準后,借助于‘北斗’等衛星導航技術,通過三維空間信息數據收集,實現自動測量壓雪車履帶及推鏟下的雪厚度,特別是在U型場地等滑雪公園和雪道的建設維護作業上更簡單、更精確、更高效。”海克斯康測量系統HCMC部經理劉鵬說,該系統的“加持”,為壓雪車的機械化工作進行了數字化的賦能,操作員只需根據顯示器上的提示來調整鏟刀,就能完成賽道的精確塑形。
劉鵬說,徠卡3D壓雪車引導系統已經為全球成百上千的滑雪場用戶提供了服務,而此次助力北京冬奧會,是該系統在國內的“首秀”。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比賽將在相距較遠的三大賽區舉行,如何保障交通服務?為此,京張高鐵每日將開行40對冬奧列車,在開、閉幕式期間還增開冬奧專列。
在冬奧會基礎配套工程京張高鐵施工中,總部位于濟南的中鐵十四局BIM、可視化、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一批高科技和新技術得到普遍應用。而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為冬奧列車提供了旅客信息系統、車鉤緩沖系統、撒砂裝置和碳纖維司機臺等多項核心系統裝備。這些技術可以保障列車迎接天氣挑戰,甚至可以抵抗-40℃的低溫。
“坐在時速350公里的高鐵上,抬頭就能看到4K超高清電視直播,這是我們為京張高鐵冬奧專列量身打造的。”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工程師表示,世界首個高鐵5G超高清奧運演播室的落地,正是得益于“山東造”智能化旅客信息系統的強力支撐。
而在延慶賽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11條索道中有6條由來自泰安的泰建集團索道安裝公司架設,它們承擔起運送運動員和工作人員的重任。索道建在小海坨山深處,上下站垂直高差600米以上,最大坡度接近70度,無法全線修建施工道路。索道建設者克服山地運輸困難,建設一系列專用貨運索道,提前一年多完成任務,并一次性通過驗收。
“一場一策,一項一策”,北京冬奧會對于氣象保障的要求在時間上精確到分鐘級,在空間上精準到百米級。嚴苛要求的背后,是中國科技的自信。據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王琪超介紹,公司將為賽場提供精準天氣預報。
同樣,在北京冬奧會重點場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冰球館以及冬奧會交通保障工程京張高鐵各站點,隨處可見北極星智能時鐘的身影。這些時鐘由煙臺鐘表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不僅設計獨特、美觀大方,還蘊含著最尖端的時間科技,將為本屆冬奧會提供重要的計時保障。
與夏季奧運會不同,冬奧會對用血保障也有特殊要求。由于比賽場地普遍距離市中心血站較遠,如何為冬奧會做好足量的用血保障,又不浪費現有血庫的資源成為本次用血保障的重要課題。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將在青島率先落地的城市血液網解決方案復制到冬奧會現場,用數字化支撐賽事用血保障,實現了血液分布式血庫的建設,依托物聯網制冷設備將分布式血庫前移至賽場,備血全程在冷鏈環境下可追溯,最大限度保障用血安全。
“綠色”保障——二氧化碳制冰使碳排放趨近于零
1月22日上午10時許,滿載消毒物資的運輸車,從位于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的山東消博士消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內駛出,4個小時后抵達北京。
消博士公司成立于2011年,專注高端消毒產品制造,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消毒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化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目前已研發高端消毒制品百余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67件。”公司副總經理蔣媛媛說,公司從眾多同類競標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北京冬奧會衛生防疫物資供應商,主要供應手衛生消毒、物體表面消毒、低溫消毒系列等3類消毒產品,每款產品都對標最高行業標準,滿足冬奧場館高寒特點和綠色環保要求,用高標準的消毒滅菌功效,為冬奧會助力。
蔣媛媛說,針對冬奧會這種特殊的環境,此次供應的低溫消毒劑,其最大特點是在-23℃到-40℃的環境下不結冰,并且能最大程度保證消毒效果。
與此同時,齊河縣齊魯高新技術開發區山東威陽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內,裝載著防護眼鏡、防護面屏的平板運輸車正陸續駛出大門,專線運輸至北京。
威陽醫療器械成立于2007年,主要生產國家一類、二類醫療器械。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初期,企業負責人看到“抗疫”一線護士臉上的勒痕和紅腫雙眼后,對材料進行多次試驗改良,最終研究出一種更適用于長時間佩戴的醫用防護眼鏡。近兩年又不斷進行改良,這小小的防護鏡和面屏上已有5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同樣助力北京冬奧會防疫的還有來自淄博的新華醫療集團。憑借出眾的產品質量,公司最終中標了冬奧會比賽場館疫情物資免洗手消毒液6萬余瓶和配套自動出液裝置。“我們手消產品里的酒精達到了特級食用級別。”山東新華莎羅雅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鵬章介紹說。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新建、改建了7座冰上場館、共9塊冰面。其中,5塊冰面使用了二氧化碳(R744)跨臨界直接制冷系統,這在冬奧會歷史上尚屬首次。其中,北京冬奧會主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二氧化碳直冷制冰項目就是由青島海爾開利冷凍設備有限公司負責提供解決方案的。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首要的優點就是環保。有關專家介紹,過去冬奧會制冰都是用氟利昂或氨等制冷劑,但氟利昂容易造成臭氧層破壞、地球暖化,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而使用二氧化碳制冰,不僅使場館碳排放趨近于零,還可以將場地冰面溫差控制在0.5℃以內。
助力綠色冬奧,冬奧會后勤保障客車,也有山東元素。2021年9月,服務冬奧會的中通氫燃料客車,通過了包括高壓附件低溫試驗、底盤附件低溫檢查試驗、低溫冷啟動試驗、車輛加熱性能試驗在內的各項測試,可實現-35℃正常啟動、運行,車內溫度可保持在15℃。
“我們分批出發,21名技術保障人員1月10日前全部到位。”首批出發的隊員趙振杰介紹,此次參與冬奧會后勤保障的40輛中通12米新N系氫燃料電池客車,行駛路線主要是奧運村到崇禮南。“中通客車在低溫冷啟動、暖風效果等可靠性、舒適性方面都贏得了奧組委青睞。”
作為北京冬奧會官方贊助商,青島啤酒為冬奧會量身定制的“冬奧冰雪罐”,成為向大眾普及冬奧項目的創新手段。“我們量身定制了二維碼,能夠快速追溯每一罐啤酒從麥芽到成品的全過程數據,從而確保了冬奧冰雪罐的金牌品質。還可以通過診斷系統,實時獲取生產線的運行狀態,工廠的能源消耗也在持續下降,耗電量下降了19%,耗水量下降了5%,把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冬奧冰雪罐’的制造全過程中。”青島啤酒廠包裝部部長黃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