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述:從2008到2022,中國更強大更自信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時間:2022-02-11
參考消息網2月10日報道據法國《回聲報》網站2月6日報道,2008年夏季奧運會和2022年冬季奧運會,只是因為氣候原因放在不同季節舉行。新冠疫情并不能完全解釋這兩屆奧運會的差別,其間國際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008年,通過壯麗開幕式和雄偉體育場所帶來的信心,中國成功通過了步入現代化的考試。氣氛是熱烈的,給人的感覺也很單純。中國經濟上的巨大成功,讓中國在世界舞臺上重新找到了高光地位。
報道稱,2008年,西方世界認為中國會成為一個更開放、更自信的國家,會和俄羅斯不同而更靠近“我們”和“我們的價值觀”。2022年,中國面對的局面是猜疑勝過信任。中國似乎想說:“我們要克服疫情和西方批評的雙重挑戰,要表明未來模式是中國而不是西方國家?!?/span>
報道指出,2008年至2022年期間,中國和西方國家間的力量對比和相互感覺已發生了深刻變化:而天平極有可能向中國方面傾斜。
另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月5日報道,在這個清朗寒夜,兩個多小時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呈現出中國友好開放的東道主形象。
報道稱,開幕式的開場表演展示了民俗魅力,與2008年在這里舉行的歷時約4個小時的夏季奧運會盛大開幕式截然不同。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也曾擔任2008年開幕式的總導演,他說這一次他想突出的是中國的“普通百姓”。
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曾呼吁將政治排除在國際體育之外。事實上,本屆冬奧會從一開始就有政治的暗流涌動。
中國方面表示,面對新冠疫情,中國仍能如期舉辦冬奧會,足以證明中國是可靠的。
報道認為,在2008年奧運會結束近14年后,一個截然不同的中國——更富裕、更強大——為全球觀眾奉獻了一場意在讓他們安心,同時也讓他們眼花繚亂的表演。它所傳達的信息是,中國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證明自身的崛起。
“中國不再尋求融入國際社會。它已是根植于國際社會的資深成員了。”在談到中國在2008年和今天的區別時,牛津大學的中國歷史和政治學教授拉納·米特說。
“還有一條更強勢的信息,即‘我們不再是努力想進入那個房間的祈求者。我們正在定義那個房間的規則’?!彼f。
此外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3日報道,北京成為世界上首座既舉辦過夏奧會、也舉辦過冬奧會的“雙奧之城”。
報道稱,2008年夏季奧運會是一次盛會,那是中國嶄露頭角的一場聚會,也是那個迅速崛起的大國聯系世界的一次良機。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在北京與人們一道為美國隊加油喝彩。
近14年后,反差與冬夏兩季的差別一樣明顯。
報道稱,2022年冬奧會的東道主不再處于崛起過程中——而是已經崛起。中國對其在世界上的經濟、政治大國地位充滿信心。此外,當前中美關系的特征是激烈對抗和不信任——而非互相抱有好奇心。
報道指出,如今,中國的富裕和強大程度已遠超2008年奧運會時。從2008年到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近5萬億美元增至近18萬億美元,中國由此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報道還指出,中國已從基本作為全球制造業中心的國家發展成為擁有一些世界頂級技術公司和金融中心的國家。北京對其經濟成就以及政治制度深感自豪,認為自身政治制度比西方民主制度更具彈性。
中國國內專家說:“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對未來充滿信心。中國和平崛起勢不可擋。”